4月2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赛迪论坛在京举办。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主旨演讲中强调,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关键要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去。他呼吁,2035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要从现在的不到20%提升到至少30%。
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但“大而不强”问题仍然突出。在黄奇帆看来,这不是我国的制造能力有问题,而是制造业背后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到位,全要素生产率的比重不高。
生产性服务业涉及与制造业相关产业链的十个方面,包括产业链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产业链各种零部件的检验检测和市场准入、全球产业链物流配送、产业链金融服务、产业链绿色服务、数字技术对全产业链的赋能、产品销售和零部件原材料采购、产业链上专利保护和品牌宣传、政策和市场信息咨询,以及产品售后服务等。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GDP总量中占比越来越大。据测算,上述十种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了美国GDP总量的50%、欧盟GDP总量的40%。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总量的比重仅为17%—18%,是比较低的。我国现在的服务业总比重54%左右,今后可能会达到60%,其中2/3是生活性服务业,对比之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得不充分,亟需引起重视。
“谁掌管了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谁就是产业链核心价值的拥有者。”黄奇帆举例说,“苹果公司没有盖厂房、没有生产线,也没有拿流动资金买原材料,没有搞制造,为什么苹果公司能赚到钱,而且‘果链’中的中国企业能获得比较高的毛利?因为整个产业链的生态是苹果公司创造的,整个产业链的研究开发也是苹果公司做的,十种生产性服务业都是由苹果公司自己在掌管。
生产性服务业往往技术密集、人才密集,附加值也比较高。“但我国的生产性服务大多是从国外进口来的,我们自己的生产性服务业还谈不上出口到国外去服务,所以国外就对我们进行了大量‘输出’。”黄奇帆强调,“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用‘开放’来倒逼,着力发展服务贸易,用好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来源:中国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