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品,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
向“数智”要动能,开辟增长新空间。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汇聚强大动能。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5G行业应用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超9.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2.9万个。在生产线上,能源数据被实时收集和监测,从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在车间里,下沉到网络边缘的机器视觉质检让检测效率大幅提升;大企业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小企业积极上云用平台……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产业链各环节,并逐渐深入生产核心领域,推动重点领域强链补链延链稳链。
数实融合促进制造业向强而精不断进军。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数字技术的引入正在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前三的技术领域分别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基础通信程序,分别同比增长59.4%、39.3%和30.8%,远高于国内平均增长水平。我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热情和硬核实力为制造业向强而精迈进提供了有力保障。近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转型目标已经明晰,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打通人工智能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好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当前,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制造模式升级的关键力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技术创新快、应用渗透强、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通过“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的高效组合,AI大模型能够“丝滑”应对跨领域自适应能力、多任务泛化能力等方面的难题,为更广泛领域的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人工智能技术底座不断夯实,融合创新应用正给产业发展注智赋能。
推动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不仅需要夯实数智底座,还要切实解决数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难题。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家。不过也要注意到,算力资源利用效率、人工智能应用深度还需进一步提升。为此,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出台《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方向引导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以智能算力为重点推动算力结构优化,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促进计算、网络、存储和应用协同发展,推动工业、金融、医疗、教育、能源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方面,应分类探索路径,强化标杆引领。聚焦典型应用场景需求,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试检测、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加速数智发展成果赋能新型工业化。(本报记者 吴双)
来源:人民邮电报